1)第八章头七介绍_阴阳先生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七,一种中华民族的丧殡习俗。

  习惯上认为“头七”指的是人去世后的第七日。

  一般都认为,死者魂魄会于“头七”返家,家人应该于魂魄回来前,给死者魂魄预备一顿饭,之后必须回避,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不著也应该要躲入被窝;如果让死者魂魄看见家人,会令他记挂,便影响他投胎再世为人。

  亦有说认为到了“头七”当天的子时回家,家人应于家中烧一个梯子形状的东西,并且要哭,让魂魄顺着这趟“天梯”到天上,死的前几天不知自己已死,顺着梯子看到家人哭泣,才知道自己已死。

  头七,丧殡习俗。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头七”习俗,人死后头七返家探视。

  从死者卒日算起,丧家每隔七天就要举行一次烧纸祭奠,共有7次,俗谓“烧七”。

  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较重要,亲朋也要送来些纸、烛。此中还有一个“回煞”(又名“回殃”)仪式。

  旧俗以为人死后其魂魄犹存,在七七四十九天前,死者的阴魂要回家一次,具体时间由道士推算。

  届时,丧家把香烛酒食摆好,在地上铺一层炭灰或草木灰,用以检验死者回来的足迹。

  用一竹竿一根,隔一尺贴纸钱一张,立在门口台阶上或插于死者落气之屋的房檐下,据说阴魂见此就会进屋。用土罐装一煮熟了的鸡蛋置于房屋角,以此贿赂殃神(俗称鸡脚神),让死者鬼魂在家里多待一会儿。

  这时,一家老少躲得远远的,待规定的时间过去之后,先将一串爆竹丢进屋内,爆完才可以进家。

  满百日和周年时,还要烧纸祭奠。

  在人死后的半年或一年时,再给死者做一次道场。

  烧七

  “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

  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死者从去世之日起,在49天内,每隔七天阎王要审问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称“过七灾”。

  在烧七时,丧家要在大门口挂白纸灯笼,表示家有重孝。

  头七在家设灵牌,焚香明烛,供献酒肴祭奠,下余六七都到坟地化纸钱。

  一般以一、三、五等单七祭札较隆重,亲友皆至,孝子要哭灵;二、四、六等双七,亲友不来。

  孝子只烧纸、不哭灵,称为“空七”。

  尤以“三七”和“末七”最重要,每逢这两个“七”日,亲友都要到坟上烧纸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场。

  “末七”又称“尽七”,丧家大都要诵经礼忏,亲友也要送冥币、香、纸、大蜡、金银斗等祭奠。

  “烧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