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一章 魂牵武昌(八)_抗日之血肉长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事论事,程家骥所策划的这场瞒天过海式的撤出难民行动确实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这一壮举也为身上早环绕着无数光环的程家骥个人和他所统帅的这支享有不败声名的军队,在国内各界及盟国阵营的其它国家的人民中,赢得了前所未有赞誉和如潮的好评。可世间事,往往都是有得必有失的。这次被纽约时报誉为东方人道主义的经典范例的拯救行动,自是也不例外。不管其是多么的轰动一时,多么的激动人心,可从现实意义上说,却是一桩不折不扣的赔本**。

  这并不是在耸人听闻。稍稍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就能看得出来。中**队为了能把几万朝不保夕的民众尽可能的与死亡隔开,在军事层面上所付出的代价是何等的惨重!伤亡四、五千名官兵的重大损失,已经够让人痛心疾首了,可对中**队最为不利的,却还是在这一战中全力以赴的位于武昌城内外的两支中**队,已经把他们各方面的虚实,统统**在了武装到牙齿的日军面前!而按军事常规论,这种**在决定性的军事行动全面铺开之前,本因是绝对禁止的。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中**队取胜的难度将数以倍计的大幅增加。

  更为不幸的是,无论是坐镇汉阳时刻窥视着武昌,渴望着能有机会报败军失地的一箭之仇的横山勇,还是正指挥着所部同时与三支中**队展开激战的赤鹿理,都是属于那种很能准确的捕捉对手弱点、破绽,并及时加以利用的敏锐型将领。

  于是乎,孤城武昌城地冬天,便提前来到了。

  四月六日地太阳还在将坠未坠之时。完成了兵力调整的日军。就重新以排山倒海之势朝武昌城漫了过来。日军这次所选取的主攻方向,倒是早在程家骥等人地预料之中,城北!可其在城北方向的攻击势头之强劲。却又让中国将领们大有始料未及之感。当然,在兵力使用上也已快要达到临界点的日军突击兵团,之所以能在城北集中如许多的炮火、兵力,自是以减少其它方向的兵力、火力密度为前提的。这种削弱的结果是日本人不仅是在这天天亮后,才被其强行稳定下来地南线,只能保持了局部攻势,更有甚者。武昌东面地日军居然采取了全面守势。换言之。加上新形成的这一道防线,日军在武昌至贺胜桥之间。算是上了双保险了。

  按说。缺少有力策应地单面攻击。就是来得再是波涛汹涌,其危害也总是有一个限度地。可程家骥却并不敢有丝毫地掉以轻心。要知道,大江对岸可是还两万多日伪军了。指望他们会在这场不单单会决定武汉三镇、鄂中平原的归属,还势必要影响整个中国战局地走势的会战中出工不出力,可能嘛?!至少,号称参与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