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变的第一道关卡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际高能物理大会圆满落下了帷幕,徐川送走了一些熟人朋友后,亦返回了金陵。

  在接下来几天的时间中,他基本在南大、紫金山脚下的别墅、以及星海研究院三点一线往返。

  让人喜悦的是,无论是他之前交给西部超导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生产的‘改进型’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还是华星仿星器的组装调试工作,都有了喜人的进展。

  前者已经成功的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第一批用于改造华星聚变装置的外圈超导线圈正在加急生产中。

  而后者,在星海研究院和核工业集团的研究员与工程师,以及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那边的工作小组加班加点的努力下,组装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

  不得不说,有钱真的能使鬼推磨。

  在金钱的加持下,那些原本正常上下班的日耳曼佬,也卷了起来。

  原本预计需要两个月左右才能完成组装调试的工作,目前看来差不多能缩短半个月,预计再有十来天左右的时间,华星聚变装置就能开启第一次的实验了。

  只能说,不是别人不想加班,而是你给的不够多。

  了解到这些工作情况后,徐川亦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工作安排。

  考虑到后续可能会比较频繁的去星海研究院那边主持研究工作,他向南大要求那边增加自己的课程,以便在更多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工作。

  而对于南大的学子来说,这是一件既幸福又痛苦的事情。

  幸福的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听徐川的课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痛苦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爆肝,几乎没有人能跟上课程的进度。

  事实上,即便是爆肝,南大的整个数学系也没多少人能跟上课程进度。

  哪怕是最近几年因为他的存在,南大的数学系一路扩大,招收的生源质量比以前要好上很多了,甚至不少的IMO天才也选择了南大,但双方差距终究还是太大太大。

  于是整个过程颇有一种填鸭式教育的感觉,先不管你有用没用,全都给你塞到脑子里面再说。

  当然,徐川的教学质量和能力,可不是填鸭式教育能比的。

  六月的第一个周刚过去,星海研究院那边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在研究院和核工业集团互相配合的加班加点工作状态下,

  从普朗克等离子体研究所那边购买过来的螺旋石7-X,应该说是华星仿星器聚变装置,组装完成了!

  收到这个消息,徐川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研究院。

  核心实验室的现场,施工用的龙门架和脚手架等设备已经全部拆除离场了,组装完成的华星聚变装置安静的躺在地面上。

  “情况如何了?”

  宽广的核心实验室中,能源研究所的负责人梁曲带着安全帽在现场指挥着最后的检查工作,徐川走上前,笑着问道。

  有关华星聚变装置的组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