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骑都尉_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惜动用父亲的关系争得这骑都尉之职,今日见了鞭策之人却不知从何说起。

  “孟德公,不知可否领我等入营。”张安此刻越发心急,只恐误了增援时辰。

  “当然,我为先生牵马。”曹操不会将此等隐秘说出口,虽然他看不惯父亲的作为,但为人子不说父之过,这份敬意显在态度之上。

  “万万不敢。”张安年龄比曹操小,而人家又是朝廷官员,怎可让他做这下人活计。

  “你便答应就是,我家兄长不止一次提起你了。”夏侯惇忍受着曹操的恶眼将话语说了出来。

  “那我为孟德公牵马,咱们并列而行。”张安上前牵住曹操的马绳,二人同步进了营帐。

  主帐内端坐着一位白髯老者,甲胄着身,神采丰毅,不弱少年儿郎,乃左中郎将皇甫义真。

  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时任左中郎将,谏言解除党锢之祸的首功者。

  “你从何处得来子干的书信?”皇甫嵩开口自带威仪,目如电掣。

  “广宗城下,囚牢车上。”张安微微躬身道。

  “此为何来?”

  “我部义兵求将军出兵急援广宗城。”

  “本将此次北上正是去广宗,汝等不必忧虑,领义兵坚守即可。”皇甫嵩此时手中还拿着一卷木简,似乎是某人的书信。

  “将军见谅,若是以大军行军速度恐怕不能驰援,子干公前日之功尽费也。”张安摇头答道。

  “那你想要如何?”

  “以子干公手书借轻骑两万。”

  “哼!卢植如今是阶下之囚,他的印信岂可抵我两万大军?”皇甫嵩双目微微一收问道。

  “义真公,此事……”

  “汝不必多言。”皇甫嵩制止了曹操的言语。

  “在别人之处一文不值,但在将军之处可抵万军,如今风雨飘摇,汉氏有累卵之危,若不尽早平复黄巾叛乱,百姓衣无食,朝廷面无颜,岂是将军愿见乎?”张安朗声说道。

  “哈哈哈!后生子,报上你的姓名。”

  “万千百姓请愿者,朝廷社稷扶旗汉。”张安偷了个奸滑,不愿说出姓名。

  “大人,先生之言字字肺腑啊!”曹操也上前共同请命。

  “罢了,孟德命你领两万轻骑随这位小义士快马向北。”皇甫嵩深明大义道。

  “末将领命。”曹操单膝跪地道。

  于是乎,众人准备出帐,皇甫嵩突然叫住了张安:“小义士,本将还有一事要问。”

  “将军但讲无妨。”张安又转身行礼。

  “朱公伟给了我一份书信,说是荆州地黄巾疲惫,欲要向朝廷投降,而公伟不愿接纳,要尽数斩之。”

  “这是为何?”

  “公伟认为若是接纳黄巾投降,日后定会有人效仿之,重利之下生了恶胆,朝廷难以应对。”

  张安微微摇头:“义真公可曾见过雒阳城下的乞儿?”

  “那是自然。”

  “公可曾问过他们是否愿意当乞儿?若是人人有衣食,何人会反抗清平盛世?”张安不认为尽杀之是好办法,大汉应对的不只是战祸,还有疫病啊!

  “本将已知如何回复,你且去吧!”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