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假借募兵_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家虽有些薄名,但无缘无故招兵,定会引来郡府注目,百姓议论,只恐难以欺瞒。”

  卫觊已经在想招兵细则,卫家若能背上相助广厦太守的名望,日后兄弟出仕为官,便可见坦途。

  “那可有周全之法?”张安向卫觊问策。

  卫觊起身踱步,走了五六个来回,定了计策:“年初,荥阳贼反叛,中牟令被杀,肆虐河南尹。若卫家以讨荥阳贼招兵,定能瞒天过海。”

  “善!大善。”张安称赞道。

  “不知将军想招募多少兵马?”卫觊问道。

  “五百卒即可。”

  “卫家愿接此事,粮草马匹一应备全,不过觊愿求将军手书一封。”卫家可以帮张安,但不能白帮,这份手书在张安到任后,卫家便可大肆宣传,扯上护官为国的声望。

  “这有何难?安临行前给予一封卫家赞书。”

  “多谢将军。”

  ………………………………

  翌日,卫府门前张贴招募令,卫家家主亲自去了郡府打点,一时讨荥阳贼募兵的事宜在安邑地界广传。

  三日后,招兵营在安邑城外设立,卫家家侍持刀监察,史阿亲自挑选来募之员。

  黄巾之乱后,参军成了最紧俏的活计,无数流民都想混上一口饱饭,仅一上午,便有千余人来访询问。

  营帐外热火朝天,帐内张安与卫觊兄弟二人闲坐,卫仲道期间多是问些诗词文雅,张安笑脸作答,而卫觊始终不发一言。

  又三日,史阿挑选了五百乡勇,全数登记造册,交于张安。

  “将军,我家父亲从昨日已经开始筹措马匹和粮草,明晨便能送入营中。”

  “有劳。”

  张安翻阅着名册,突然间目光紧缩在一人姓名之上。

  “史阿,去把这个小吏唤来!”

  “是,先生。”

  史阿退出营帐,卫觊踏步向前,躬身一拜:“觊愿随将军北去并州,望将军收留。”

  张安望了一眼卫觊道:“随军不是儿戏,其间苦楚颇多,且有性命之忧,你可思虑明白?”

  “卫伯儒是汉家儿郎,保境卫国吾之所愿,即便身死,此志不悔。”卫觊与千万世家子弟一样,在等一个出头的机会,并州虽险,但若功成,便是高官厚禄。

  “嗯!那本将拜汝为军司马,随本将同去并州。”

  张安说话间,帐外走入一人,此人身高八尺有余,步履虎风,膀大腰粗,眉间赞彩,目若罴兽,厚嘴唇,做得威风凛凛。

  “安邑小吏徐晃拜见将军。”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县人,时任河东郡小吏,闻讨荥阳贼,辞吏入伍。

  “好壮士,不知壮士使用何兵刃?”张安神采奕奕地问道。

  “家传斧法,只会使山斧。”徐晃没曾想过会如此幸运,不过入帐后胆气十足,声音洪亮。

  “嗯!徐晃听令,本将拜你为军司马,汝可当得此职?”张安高声问道。

  “愿随明公驱使,万死不辞。”徐晃单膝跪地,接了任命。

  翌日,张安一众领兵出安邑,急行十日至上党郡地界,周围兵甲才恍然大悟,期间多有埋怨者。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