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九章 平难中郎将_汉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廷还是要赔上笑脸。

  “吾正在为此事忧心,将军可有人选否?”张懿手下无辩才,只恐官员嘴拙误事,若张安愿接,自然极好。

  “然也,此事我部愿行,不过粮草之事,张公以为如何?”张安愿意接下这个烫手的活计交换粮草。

  “将军真乃爽直之人,本刺史愿意资助中郎将营五万石粮草,不过也望将军留下文信,本刺史即日向朝廷禀报。”张懿为此事寝食难安多日,谈的好,皆大欢喜。谈不好,并州地再起蛾贼之乱。现在有了接手之人,便可全权甩责。

  “好,一言为定。”张安坐于侧席,开始奋笔疾书。

  “将军可慢慢写,不着急。”张懿此刻满脸笑意,犹如得了大便宜。

  时至午后,张安三人出了州府,太原府库粮草也准备妥当。

  “史阿,汝押粮回营,吾与公明去冀州走一遭。”

  “是,先生。”

  半个时辰后史阿押粮西返,张安与徐晃向东而行。

  晋阳城外,二马同行。

  “明公,晃还是不太明白,愿求解答。”徐晃背负开山斧,左右行路人见状纷纷避让。

  “问。”张安灌了几口美酒,解解馋气。

  “这事张懿怎么能推脱?如果黑山军攻并州,他也必受牵连啊!”徐晃快人快语。

  “张刺史只关心他的官职,一心挂念着他的仕途,至于并州百姓便没那么紧要了。责任有大小,主责已在我等身上,此行定要成功。”

  “人人推脱,人人不为,何处见希望?”

  “公道自在人心,何须向他人看齐?”张安知道处处都是昏暗的吏治,也知道结果会走向何方,但还是在努力尝试,毕竟事在人为嘛。

  “明公境界,吾之不及也。”徐晃赞叹道。

  “哈哈哈!话说回来,安与褚燕还是老相识。”张安饮完袋中酒,说的轻松自然。

  徐晃缰绳一顿,片刻明白了此行的凶恶,扶墙君子可是因为杀张角出了名的。

  “怎不言语?是否后怕?”

  “徐晃拼死也保明公周全。”徐晃面无惧色的说道。

  “不必担心,张安也是冀州人,也有两三好友扶持。”

  阔别数年,更生想念,张安持鞭加快了行程。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