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章 干_金融霸主之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

  这就是第二天索罗斯和斯坦利??德鲁肯米勒会面后最后得出的结论。

  理由有三点。

  第一,美元的霸权地位,它是世界性储备货币。

  全球百分之九十几的国际贸易都是用美元结算。

  年初以来,国际市场上美元汇率持续走强,执行固定汇率的泰铢,意味着在被动持续升值。

  这对泰国的经济是非常不利的。

  在亚洲市场,由于日本的高度发达,日本是东南亚的最主要竞争者。

  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日本在亚洲甚至全球都有着非同一般的竞争力。

  但在美元走强之际,日元却出现了下降走势。

  亚洲各国的货币同日元的比价原本上已过高,现在美元走强日元还下滑,这就使与美元挂钩的各国出口出现滑坡,加剧了经常项目逆差。

  量子基金团队收集的数据统计表明。

  从1995年至1996年。

  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的总体出口增长率从%下降至%,下滑近70%。

  受出口大滑坡的影响,东亚及东南亚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了将近一个百分点。

  第二点.

  东南亚各国汇率的确定主要是以美元为主导货币。

  但其盯住美元的货币制度,导致自由波动幅度较小,汇率制度缺乏弹性。

  这种情况尤以泰国为甚。

  从1993、1994年泰铢汇率的实际波动情况来看,其月变动率仅为%至%。

  这种缺乏弹性的盯住制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直接投资,但严重限制了泰国央行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操作空间。

  1988年以来,资本开始大量流入泰国,使泰铢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

  泰国央行不得不限制泰铢升值幅度,并在1993年年终前实行中和干预。

  干预的结果上,导致了国内利率与国际利率差异不断扩大,进一步吸引资本流入。

  在泰国央行放弃中和干预后,资本的大量流入促进国内货币供应扩大。

  这又进一步刺激泰国国内需求及对非重要部门投资的增加,泰国央行再难以实行有效的货币政策。

  其它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虽然允许大幅度的浮动,但由于政府都对汇市和汇率进行强烈的干预。

  企图长期维护一定水平的心理价位,因而其汇率政策也是缺乏弹性的。

  这种心理有点类似于小家小户过日子心理。

  就像一个养殖户,养了一头猪。

  猪价在上一年卖五块钱一斤,下一年不管怎么说也得最少卖五块钱一斤。

  如果猪价下跌,心理上那道坎是怎么都过不去的。

  简单说,就是不顾市场的变化,一厢情愿的希望自家货币维持在自己希望的价格。

  第三点.

  东南亚各国在放松资本项目管制时,没有对汇率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

  经济上认为,自由的资本交易不能与人为固定的汇率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