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章 哈,这个傻子_锦衣卿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希锦走的那天,微风和煦,日光温暖,全州百姓排队送行。或泪湿衣衫,或倾力挽留。

  通判王大人代表全城百姓,恭送其出城。

  “苏大人,此一去山高水远,再难相逢,不知您有什么话留给大家?”

  王通判眼眶湿润,愧疚难言。他曾不服女人当政,不接受古怪条例,却因这个女人和这些古怪的条例,救了自己和全城人的性命。

  半年相处,苏希锦亦心有不舍。只前路绵长,她还有许多事要做。

  她含笑,“天子仁明,世道太平。诸位好好工作,善待家人,你们要的凭勤奋都能得到。”

  朴实的语言,宛如远行慈母百般叮嘱,不管读过书还是没读过书的,都能听懂。

  众人又是一阵落泪。

  “时候不早了,”苏希锦抬头看了看天,“山水有相逢,咱们来日再见。”

  王通判躬身行礼,马车轻摇慢晃,渐渐远去,只留下两道车轮印。

  老婆婆怀抱着孩子,拾袖抹泪;妇人倒进丈夫怀里,泣不成声;李全牛、金木雷两人眼眶通红,猛汉落泪。

  朦胧中,不知是谁先开头,“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嘹亮整齐的歌声代表着他们的不舍和美好祝福。绿草如茵的官道,开阔通顺,苏希锦没有回头。

  登州只是她无数伟绩中的第一站,也是成名战。

  庆丰九年七月末,伴随着苏大人的离开,登州时疫彻底画上句号。

  这场抗疫行动,创造了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少,用时最短,无流民,无蔓延的记录。

  被后世深深借鉴,并广为流传。

  据传苏大人离开后,登州百姓自发为陛下和苏大人刻了石像。

  石像就立在登州城最高处,上有圣上亲书,下有百姓跪拜,底座处还有苏大人临别赠语:天子仁明,世道太平;善待家人,勤奋爱国。

  庆丰九年八月,翰林侍读苏希锦抗疫有功,帝心甚悦,封四品大理寺少卿,由尚书左丞韩大人亲自迎接。

  这就有点意思了,前头韩大人才从大理寺少卿之位升迁。其未过门的妻子又接了空出来的职位。

  民间戏称大理寺少卿这个位置,就是给韩氏夫妻两准备的。正所谓一门两卿,夫妻同心。流水的大理寺少卿,铁打的韩氏夫妻。

  然有点政治素养的人都嗅到了不同寻常。

  大理寺是什么?陈国刑狱审判机关!掌天下刑狱审判。与刑部、御史台并称陈国三司。

  这可比翰林侍读来得实在,因为它有实权。说明皇帝重视苏大人,有意让她升得更高。也说明女子正式进入中央,打破男子执政常规。

  对此,各位朝廷老顽固心里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自己累死累活十来年,却被个十五岁的女子截胡。衰气!

  但他们不敢有异议。苏大人平定时疫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