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外援(二)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时间外出耽误军事不说,一旦有个三长两短,损失巨大。所以,遴选出专人负责外事,势在必行。

  赵当世的计划是在近期抓住军改的尾巴,再成立一个新的“外务司”,专事外交,但具体人事尚未确定。所以这次分派各个“外务行人”外出,也有考察他们才干、唯才授职的意图。似南下联系各路流寇渠首这样的任务有些特殊,因此依然委任给了侯大贵与李延朗。“外务行人”们此次各奔东西,肩负的任务相对而言没那么凶险,比如傅寻瑜,他就被派往谷城的张献忠西营驻地,参与明日湖广巡按林铭球对西营的劳军巡视。

  张献忠之所以能顺利归顺朝廷,其实靠的全是熊文灿与陈洪范的担保。只凭他自己的所作所为,绝对难以得到湖广地方官的支持。

  何可畏受赵当世的指令,调查过张献忠养军的方式。设卡征税是其一,谷城地处南河、沔水及汉水交会处,张献忠于此“立关于河,榷税为饷。月数千金”。其二便是强行接收襄阳乃至附近州县西营能触及到的田亩租赋。其三则是派出部队,直接向乡绅、官宦征收粮饷,但凡抗拒者,皆严惩甚至杀头。这些方式虽能短期获利丰厚,但毕竟太过粗暴跋扈,也直接导致张献忠与湖广地区从小到大的地方官都势同水火。这和赵营“顺朝廷”的方针背道而驰,赵当世绝不会效仿。

  援剿总兵左良玉、湖广巡按林铭球以及郧襄分巡道王瑞旃曾劝说熊文灿对张献忠“诱而诛之”,但熊文灿总归觉得“杀降不祥”。又劝按“随征、归农、解散”处理西营,同样不了了之。故而坚持“带刀而耕”的张献忠与这些人不和几乎已是公开的秘密。

  亭中微风轻拂,衣衫渐干,傅寻瑜体会到一丝清凉快意。那边吕越说道:“湖广的大人们都视八大王为猛虎,岂不知八大王心怀苍生,进谷城非为其他,全为保数百里之平安。”又道,“八大王派人四出张榜,上言‘本营志在匡乱,已逐闯兵远遁,本营卸甲归田’,心之善之诚,由此可见!”

  傅寻瑜闻言心中暗笑,想当初朝廷安排张献忠的驻地并非谷城,是张献忠趁着知县阮之钿未到任,雨夜袭城,并以兵据城四面,终迫朝廷承认了既成事实。吕越冠冕堂皇的言辞下,对这些情况倒只字不提。

  “傅兄说林大人对八大王有偏见,岂不知数日前,我营截获书信一封,更见人心险恶。”吕越语气慢慢变得激动,但脸上还是强装怡然。

  “哦?愿闻其详。”

  “此信是湖广余军门写与熊制府的,上言‘谓献忠恶已有端,可先未发擒也’云云,令人心寒!”吕越捏着瓷釉茶杯说道,“八大王极尽委屈,写信一封询问郧阳戴军门事由,彼等终归做贼心虚,语塞难答。”话

  请收藏:https://m.bi8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